渭南市“名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维码 2053
发表时间:2021-04-14 14:52

渭南市“名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21-2023年)

     

为了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有效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渭南市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三年(2021-2023)行动方案》,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推行“名校+”建设工作。现就“名校+”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输出“名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经验为核心,以输出优秀队伍为关键,大力实施“名校+”建设工作,缓解“择校热”,治理“大班额”,推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让更多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在深化完善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制度改革基础上,采取“名校+多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方式,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150个,通过“七个举措”“九个统一”,培育更多的“名校”,提升更多普通学校,不断缩小城乡、区县和校际间办学差距,推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

四、组建方式

(一)选定学校。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将理念、管理、师资、质量高、影响好的学校作为“名校”,将发展愿望强、提升空间大的学校或城乡新建学校作为“+校”,组建一批“名校+”教育联合体,形成“名校”引领“+校”快速发展的教育新格局。

)结对范围。可在大学区内、跨大学区、跨县域结对实施“名校+”。

)管理模式。可尝试一长多校、兼并融合、集团化办学多种模式组建“名校+

1.一长多校。任命“名校”校长兼任一所或多所“+校”校长,对“名校+”实施全面统一管理。

2.兼并融合。在同一性质同一学段 “名校”兼并“+校”,在办学软硬件方面全面融合,实现同一个校长及管理团队,实施统一资源使用、统一教师安排统一招生编班统一教育教学统一管理考核。

3.集团化办学由“名校”牵头、“+校”参与,组建教育发展集团,让多所学校抱团、组团发展,产生规模、聚集效应。

管理与发展

(一)统筹规划组建各县(市、区)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立足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关注乡村教学点、寄宿制学校、薄弱校,全面覆盖分步实施;遴选 “名校”、确定“+校”,通过命名、更名、授权挂牌等方式,分期分批结对组建“名校+”,报市教育局备案。组建县域“名校+”遇到困难时,市级统筹协调

(二)建立运行机制。各县(市、区)要明确“名校+”教育联合体的负责部门,领导牵头,定期研判,及时解决具体问题;提出“名校+”教育联合体工作要求,建立工作推进的措施和标准,拟定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监管,定期评估总结,形成域特色。

强化师资调配一是“名校+”教育联合体的“名校校长必须申报“名校长+”发展共同体的挂牌校长破格申报“名校长+”挂牌校长的名校校长,三年后渭南市名校长二是“名校+”教育联合体教师、校长交流和柔性流动,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向有序流动。实行县域内体育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交流制度和走教制度,鼓励体育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推行体育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无校籍”管理机制。

落实一体管理
“名校+”教育联合体要立足高质量办学这一核心,积极构建“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在联合体内做到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备课教研、教学进度、研修主题、学生活动、教师培训、质量检测、量化评估”等“九个统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使“同上一节课”成为常态,使“+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办学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五)共享优质资源。着眼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规范管理、“三支队伍”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安全保障、教学质量提升、设施设备共享等,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采取现场观摩、交流分享、专题研讨、教学展示、集体教研、反思汇报等形式,充分发挥“名校”的资源优势及引领作用,促进校际间互动互学、互帮互助、协作共赢,达到以交流促提高,以合作促发展的目的。

探索捆绑监测。探索对“名校”和“+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实现全程“捆绑”监测,按同一标准监测诊断,同一考卷评判效果,客观反映校际间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同发展、学生成长同进步、教育质量同提高,为县域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亮点品牌每年初“名校+”教育联合体提出学科研究课题,定期召开学科教师研讨会,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可推广的教改成果,形成联合体的亮点特色;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宣传各学段教育联合体的典型案例,积极构建县域教育联合体的工作机制、运行模式、特色品牌等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经费保障。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县域内“名校+”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在预算内安排“名校+”建设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名校+”建设工作深入推进。

(二)完善组建模式。各县(市、区)要认真梳理和总结大学区管理工作经验,在一长多校、兼并融合、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名校+”教育联合体建设工作,打造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三)建立考核评估制度。认真制订“名校+”教育联合体专项考核评价指标,将深化“名校+”教育联合体工作成效作为校长任期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帮助和扶持新建、薄弱学校迅速提升“软实力”作为对“名校”办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探索实施“捆绑式评估”,加强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名校”和“+校”的“软实力”及社会认可度不断增强和提高促进强弱互助、合作共生。

(四)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各县(市、区)要对优秀的“名校”和“名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要大力宣传“名校+”教育联合体建设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宣传各类学校在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充分展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能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重视、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地址:陕西省 韩城市金城区东环路北段
电话:0913-5197901
邮箱:hcjxbgs@126.com
微信公众号